2018世界各國加密貨幣交易所的監管政策
比特幣是否合法?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來看看中國及世界各國對比特幣的監管政策。
全球數位貨幣市場的火熱行情,催生了許多非法集資等違反犯罪行為,危害各國的金融安全與穩定。交易所作為數位貨幣價值轉換的主要管道,各國政府對數位貨幣交易所的監管越趨嚴格,其中包括中國大陸地區對數位貨幣交易的嚴格限制,美日等國對交易所的執照監管,以及馬耳他等小國對數位貨幣產業大力支持等政策態度。
(一) 中國數位貨幣交易所監理政策-關鍵字:監管
2018年7月G20高峰會上,全面禁止比特幣交易的只有中國一個國家。目前,境內比特幣交易平台已基本退出市場,ICO全數被取締。
(二) 美國數位貨幣交易所監理政策-關鍵字:趨緊
美國財政部所屬的金融犯罪執法網絡(FinCEN)於2013年3月18日發出的指引稱,向美國公民提供服務的數位資產「管理方」(如數位資產發行方)與「兌換方」(例如數位貨幣交易所)屬於美國銀行保密法案下的MSB(Money Services Business)的簡稱,需要在業務開始180天內完成FinCEN的註冊許可。
MSB註冊是美國進行幣幣交易的前提,但必要非充分條件,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也將跟進監管。從事法幣交易的Coinbase等平台,同時在各州申請了 MTL 或信託執照,在紐約州,還需申請專門針對數位貨幣的執照。 火幣網創辦人李林稱,MSB註冊成本雖低,但後期的合規及審查成本非常高,這也是大多數在美國開展幣幣交易業務的平台不申請MSB的原因。(三) 日本數位貨幣交易所監理政策-關鍵字:支持
日本對數位貨幣發行和交易持開放態度,但日本內閣先後簽署了簽署多項法案,條分縷析,對ICO和數位貨幣交易所實行嚴格監管,並對數位貨幣交易徵收所得稅和消費稅。
除了規製本國數位貨幣交易平台,日本對國外入侵日本的平台也進行相關規定。 2016年5月,日本內閣簽署的《資金結算修正法案》中規定:如果平台沒有在日本完成登入註冊為虛擬貨幣交換業者,則不能對日本國民進行勸誘廣告行為,否則是違法的。
日本金融廳曾向總部在澳門的Blockchain Laboratory發出海外警告,該平台在尚未取得日本虛擬貨幣交易所的官方牌照的情況下,發布日語版網頁、虛擬貨幣交易所經營廣告、組織日本業界研討會等一系列活動。日本金融廳表示平台若不停止業務動作,有可能會提起訴訟,成為刑事案件。(四) 韓國數位貨幣交易所監管政策-關鍵字:嚴格
韓國是對數位貨幣態度最嚴格的國家之一。韓國民眾對數位貨幣非常狂熱,也因此催生了一些黑暗交易,韓國政府對數位貨幣的態度從積極轉向成全面乾預,甚至準備進行全面封殺,近期韓國接二連三的下發政策,禁止開放匿名加密貨幣。
(五) 澳洲數位貨幣交易所監管政策-關鍵字:開放
澳洲對於數位貨幣、數位貨幣交易平台以及公開發行代幣融資等同樣抱持較為開放的態度。 一項針對加密貨幣交易實行新的監管規則的計劃。這其中的主要內容包括:在澳洲境內營運的數位貨幣交易所需要向登記報備,且需遵守澳洲的反洗錢法和反恐怖主義融資法,履行相應的職責與義務。
這則規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範透過加密貨幣進行洗錢和為恐怖主義進行融資的活動,這當然也是加密貨幣的匿名和全球化特質帶來的不良後果。
(六) 俄羅斯數位貨幣交易所監管政策-關鍵字:課稅
2018年5月,俄羅斯財政部稅務和海關政策表示加密貨幣交易不可能屬於標準的稅務操作。
俄羅斯正在研究有關規則的最終細節,這些規則將首次明確加密貨幣、代幣發行融資等的地位,該行業將於下半年進入監管階段。
(七) 馬耳他數位貨幣交易所監理政策-關鍵字:歡迎
馬耳他:歡迎數位貨幣交易所入駐,為業界制定完善的規章制度。
馬耳他作為最小的歐盟成員國,馬耳他政府官員希望透過讓這個地中海島國成為世界上對數位貨幣最友善的地區之一,來增加該國的財富。
今年4月,馬耳他內閣批准了三項法案,其中一項是「數位金融資產法案」,該法案為數位貨幣和 艾希歐提供了監管框架。同時,該國稅務政策允許島上的國際公司僅繳納低至 5% 的稅率。
幣安和 OKEx 這兩個世界最大的兩個數位貨幣交易已把其營運中心搬到馬耳他,預計也將吸引其他交易所的紛紛進駐。
(八) 總結
由此可見,各國政府監管層對數位貨幣由先前的觀望已經變得更為開放,更為重視,各國正在努力將數位貨幣納入監管。預計今後各國政府將收緊政策,修訂相關法規,將數位貨幣納入監管範疇。